從年輕時,我就喜歡記錄自己的心得感想,

白話也好、認真為文也好,我總是喜歡記錄的,

每每回頭看,

就會明白自己從前的日子裡學會、體會了些甚麼。

 

也許因為用心體會過,

所以這些記錄也隨著網誌的記錄漸漸得到一些共鳴。

這些共鳴讓我的記錄更豐富美好,

即使只是點下一個FB的讚,對我都是有種被認同的快樂感受。

 

寫孩子的教養筆記到現在也不少時間了,

最近突然有個很深切的感受,

那就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即使蘋果、糖果兩姐妹有著相同的父親、母親與教養環境,

還是有著不一樣的長相、不一樣的成長進度與不一樣的喜好,

更何況不同爸媽、不同教養環境的孩子呢!

 

許多孩子們愛極了的十四隻老鼠系列,我們家蘋果卻是不喜歡的,

身為女孩的蘋果卻喜歡車車遠勝過一般女孩喜歡的化妝品玩具。

光是繪本、玩具都有這些喜好差異,

更何況教養上的作法與因應,自然得對不同的孩子因人制宜的重新思考與調整了。

 

每個孩子的心性耐力都不同,

像是乖乖達成任務就可以領賞吃糖的這個方式對蘋果就完全沒效。

 

蘋果是屬於急性子的小孩,

所以若是告訴蘋果:「乖乖睡覺,起來給你一顆糖吃。」

這種模式,蘋果一聽到就會堅持現在要拿著糖、放進嘴裡。

若是強勢的不給她,她就會非常生氣。

 

相反的,蘋果卻可以接受規則論,

提前半小時預告她等等要睡覺了,

用不容置喙的權威態度規定,她反而可以認命的接受。

 

其實,達成任務領賞吃糖這種方法並不是無效,

只是對蘋果這樣的小孩沒效,

我不能說那是一個沒用的方法,只是我的孩子不吃這套罷了。

 

我常常在想,我都得在許多自我問答的過程中才能了解自己,

更何況對自己的孩子,更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用細膩的觀察與互動才能稍稍了解孩子。

無論是網路上的教養分享或是熱門的教養書籍、專業人士的心得分享,

都是得要咀嚼思考之後,才能應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阿~

 

就好像蘋果是個觀察型的孩子,

這孩子到了一個新的環境,總是需要花些時間觀察、了解才能加入團體一起玩,

若是強硬的逼迫她立刻融入,對孩子來說反而是一種壓力與抗拒。

也唯有足夠的觀察與了解,才能明白孩子真正的需要,

也才能用適合孩子的方式去陪伴孩子成長。

 

我在糖果妹的出生後,格外感覺到兩個孩子的差別,

也格外深刻體會到因人制宜的教養有多摩重要,

就連教養也是要知己知彼、才能輕鬆愉快。

 

圖說:

若不是事先與蘋果的對話與觀察,

誰能想的到一個小女孩會想要聖誕老公公送她救護車玩具作為聖誕禮物呢?

DSCN8109.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教養 蘋果媽 蘋果
    全站熱搜

    蘋果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