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蘋果一個孩子的時候,

我內心期望送孩子上幼稚園的時間大約是中班或大班。

 

隨著糖果妹的出生,

原先是擔心無法兼顧兩個孩子而考慮讓蘋果提早去念小班,

但是,

考量到蘋果的個性比較內向又是觀察型的小孩,

一直以來都是24小時跟媽媽我黏在一起,對環境的適應往往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也不希望孩子覺得妹妹來就得割捨她跟媽媽相處的時間,

所以,就決定還是讓蘋果晚一點去就學了。

 

既然沒去上課,

那麼自然會安排一些學齡前兒童的課程。

 

這三五年來,學齡前兒童的課程真是五花八門、各式各樣。

光最一般的英文就說不完了,

體能類運動的像是最近很夯的踢足球、兒童體操、網球....等也很多樣化,

動物類得像是認識昆蟲、認識小狗的也很有趣。

 

我們家的日常長期性課程,目前只有三種:

分別是全美語幼兒課程、桌上遊戲課和YAMAHA音樂課。

 

偶而會有一些像之前足球營一樣的體驗課程,

就是短期性質的。

 

我安排課程不多,

看著目前市場上各式各樣針對幼兒開發的課程推出,

我常常在想,

究竟這些課程可以帶給孩子甚麼樣的成長?

 

像全美語課程與音樂類YAMAHA幼幼班,

這兩門課程的時間醞釀就比較長。

以蘋果來說,

這兩門課程是我在家裡會引導她進行課後複習的學習。

 

全美語的部分,

上課帶給我一些不同的引導刺激,

像SUPER SIMPLE SONG的部分,

老師帶領孩子如何唱唱跳跳,

歌詞曲調怎麼唱,我都會刻意的強記在心裡。

下課之後,

無論是一起牽手散步、幫忙洗菜聊天、洗澡,

我都會利用這些空檔時間跟孩子一起重複唱唱跳跳英文歌曲。

 

因為日常生活的融入,

孩子有了足夠的記憶與感受,

上課的投入程度就會很好。

 

英文繪本的部分也是。

上課讀的繪本,下課之後我會看看家裡或圖書館裡有沒有相關主題一起和蘋果討論。

若家裡正巧有一樣的繪本,

當周我會利用孩子印象還深刻的階段,密集的讀很多次。

 

我發現,

一開始孩子對故事不夠熟稔了解,他們會希望聽到自己熟悉的母語來說故事,

所以在英文繪本的共讀時,我會一句英語、一句翻譯中文的共讀。

隨著孩子對故事的熟悉之後,他們就能接受全美語的共讀方式。

 

而YAMAHA的複習,就是陪著孩子一起共讀課本與共聽CD。

我們全家對YAMAHA的CD都熟到不行,

連糖果妹一聽到歌曲就會扭動身體跟著跳。

蘋果更是熟到可以隨時想到就跟著唱。

 

我也和前面上英文課學SUPER SIMPLE SONG的模式一樣,

我自己會先學起來,再跟著蘋果一起唱唱跳跳。

 

YAMAHA的特別在於,

除了朗朗上口的童謠歌曲之外,還有演奏曲的賞析。

教材的安排很棒,

會針對演奏曲的情境搭配課本上的畫面去讓孩子感受不同樂器呈現出來的聽覺效果。

所以蘋果在熟悉的樂曲中,可以感受到樂器的差異、音感與節奏感。

 

桌遊課的部分比較不一樣,

因為我一直很喜歡桌上遊戲有別於手機平板APP給孩子過多的視覺感官刺激,

那是一種純粹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思考的遊戲過程,

家裡能收藏接觸的桌遊有限,上課能接觸到的遊戲就豐富又多樣化。

而桌遊課帶給我最大最大的學習與成長就是:老師引導孩子學習桌遊真的很有技巧與眉角耶~

 

引導孩子玩桌遊最大的難度在於如何讓孩子了解:遊戲規則。

大人如何能耐性的運用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去說明解釋遊戲規則,

如何在孩子遇到困難、無法理解是引導她們繼續遊戲,

如何創造出達成遊戲目標的成就感。

 

這些點都是我很佩服桌遊老師的地方,

這真的是他的專業與智慧,

有一些是我難以自我學習的部分,也經常帶給我更多陪伴遊戲與引導上的新方向,

真的很是佩服阿~

 

在蘋果上過許多課程之後,

我個人在為蘋果安排新課程之前,會先思考幾個重點才作決定。

 

1. 這個課程可以帶給孩子甚麼?

    是希望能得到學習與成長?

    還是只要孩子在課程中能得到歡樂歡笑即可?

    我深深覺得,家長在決定一個課程之前,一定要先思考這個重點。

    因為這是家長對課程的期許,

    想清楚之後,就能去為孩子尋找最適合的課程、引導的老師。

 

2. 替孩子選擇適合的課程進行模式

    每個孩子個性不同,

    有的孩子活潑好動、有的孩子文靜害羞。

    不同的孩子適合的課程進行方式都不一樣,

    這些狀況有時候不能全然要求老師去配合所有的孩子、或覺得老師不好,

    而應該針對不同孩子去選擇不同的課程進行模式,

    人氣口碑好的課程也未必適合所有的孩子。

 

    我喜歡針對特別主題去長時間的進行學習,

    我比較傾向於找出孩子感興趣、喜歡的課題深入學習,

    感覺比東沾一點西學一點的效果更好。

    想要廣而淺或是深而精,真的端看個人。

 

3. 如果希望孩子能有好的學習效果,課後的複習與醞釀更重要

    一個禮拜一次一個小時的課程,

    若沒有課後的延伸複習與咀嚼醞釀,不要說孩子,大人的學習效果都會不好,

    記憶力的延伸、學習效果的發酵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努力,

    不可能只單靠短短一週一小時的課程就能有多好的學習效果,

    這是不管學齡前後的家長一定一定要清楚明白的。

    現在帶領孩子習慣複習課程中的學習,未來孩子也能習慣就學後的回家複習與作業。

 

4. 安排課程也要注意孩子的休息時間

    我們都知道,孩子去上學之後就是學習壓力來臨的時刻。

    學齡前的學習是人生中最能被家長控制在儘量減少壓力只求愉快的學習階段。

    我很享受和孩子獨處共學的時間,

    如果時間被課程安排排滿了,不但無法進行前面所提到的醞釀與複習,

    我會有點捨不得失去了和孩子共處的時光。

 

    我覺得孩子也需要體會慢活的生活模式,

    可以沒有時間壓力的一起躺在床上準備午睡,

    可以一起慢慢的享受美食、吃頓午餐晚餐,

    這對孩子未來面對生活的感受也有極大的感染力。

    當孩子去上幼稚園、去上小學之後,

    還能有多少機會跟孩子一起度過這樣美好悠閒的時光呢?

    這是爸媽與孩子永遠共存的美好回憶,我實在捨不得在學齡前就為了學習而捨棄了阿~

 

現在的家長和孩子都很幸福也很辛苦,

這個世代的孩子們有許多我們從前小時候沒有的物質享受,好玩又豐富的玩具、影片、遊戲、繪本,

也多了許多課程、學習與壓力。

 

家長面對眾多的課程與商品充滿了慾望與焦慮的壓力,

唯有放下資訊過多的焦慮,好好思考真正想給孩子的是甚麼,

才能為這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的學齡前期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啊!

 

IMG_8695.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蘋果 課程
    全站熱搜

    蘋果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