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圖書館借了紐約瘋媽Jenny的媽媽不必當超人這本書(簡介:請點我),
這本書很好看,
其中有一篇關於【到底要學中文還是學英文】,
Jenny認為(以下摘自該書內文):
孩子就是沒辦法從小把中文和英文一起學精通。
看將來你的孩子要住在哪個國家,就把那個國家的語言當成主要語言來學習。
從小雙語同是深入學習的負擔太大,會把孩子壓的喘不過氣。
第二語言學習到基本程度,
重要的是讓孩子保持興趣,不要起反感,將來孩子再自行深造,這樣比較實際與公平。
這跟我的想法不謀而合。
我一直都認為孩子的第一語言還不穩固之前,學習過多的外文容易讓孩子混淆。
語言是工具,是溝通的基礎。
既然語言只是溝通的基礎,那就應該要先分清楚輕重緩急,
先讓孩子擁有基本的溝通能力,行有餘力才去學習第二語言。
一開始的溝通能力都還未俱全,就要求同時進行第二語言,
那就像是只會爬還不會站的孩子卻得被迫抓著兩隻手走路,
這樣可能會拖緩孩子原本的成長進度,反而比原本專心學習一種語言的孩子發展的更慢。
我們家的童書除了COSTCO買入的之外,幾乎都是中文的,
這本【Where’s Your Nose?】是當初想試試看英文教材而從網路書店購入的。(下圖摘自博客來)
這是一本介紹身體各個部位的觸覺書,
像肚子有毛衣的觸感、腳丫丫有絨布的觸感、鼻子是皮革的觸感、耳朵則有毛茸茸的觸感,
還蠻有趣的。(下圖摘自博客來)
一開始我都是用英文讀故事的方式跟蘋果說這本故事書,
原本我以為蘋果不喜歡這本書,
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因為語言的不能理解,蘋果對這本書表現的興趣缺缺。
改以蘋果平常慣聽中文說故事之後,蘋果對這本書的互動性變的很強,
會很積極的比著書裡有觸感的各個部位,
當我搭配他自己身體的部位,他也學會了各個部位的名稱~
而且他變的很愛這本書,經常自己捧著這本書走來走去,
或是主動把這本書拿來給我們、要我們講故事給她聽。
有了這次的經驗之後,我更加確信深耕主要語言的重要,
我寧願蘋果先充分具備了自己感情、感受的表達能力之後,才去學習可以為未來學習加分的第二語言。
能用語言與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是一種莫大的快樂,
如果為了提早具備多種語言的能力而失去了體會語言所能傳達的美好與喜悅,那真的有點可惜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