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
我和蘋果、糖果兩姊妹洗好澡、香噴噴的一起躺在床玩,
玩著玩著糖果妹肚子餓了,我便躺著親餵,
蘋果在旁邊跟我們一邊講話一邊唱歌。
唱著唱著,蘋果突然躺下來抱抱糖果妹,
然後往糖果妹的左手上手臂咬了一口。
妹妹正放鬆喝奶的當下,自然下得大哭了起來,
妹妹哭得小臉紅通通,很令人心疼。
蘋果有點不知所措的在旁邊,我趕緊把妹妹抱起來拍拍,
然後問蘋果:『蘋果,你剛剛咬了妹妹一口嗎?』
蘋果很誠實的點點頭。
我說:『妹妹好痛,她痛得哭起來了,妹妹嚇一跳阿~』
蘋果很尷尬的坐在旁邊,
我拉起蘋果的手說:『蘋果,媽媽示範一次給你看,咬人很痛的,好不好?』
蘋果立刻驚恐的搖頭說不要。
我說:『媽媽會輕輕的咬,不會像你剛剛那樣用力咬,媽媽只是讓你知道是甚麼感覺,好嗎?』
蘋果想一想,說:『好。』
於是,我不算輕也不算重的咬了蘋果一下,
蘋果說:『媽媽,好痛~』
我告訴蘋果:『你剛剛咬妹妹更痛唷,她的手臂都紅起來了,你的只有齒痕,看到了嗎?』
蘋果很認真的看了看,然後點點頭。
我就說:『蘋果,那你現在應該跟妹妹說甚麼呢?』
蘋果立刻主動的對著妹妹說:『妹妹對不起。』
沒想到此時,已經不哭的妹妹竟然伸手摸摸蘋果的臉,
一副很像是跟姊姊回應沒關係了的樣子~(妹妹真是配合啊!哈哈哈)
我立刻就說:『蘋果,你看,妹妹對你好好歐~她立刻就原諒你了。』
蘋果很開心的抱著妹妹說:『妹妹你好棒,妹妹好乖。』
我又再次強調:『蘋果,不可以咬人唷,因為咬人好痛,你知道了嗎?』
蘋果說:『知道。』
我說:『那請你告訴媽媽,你知道了甚麼?』
蘋果說:『咬人很痛,不可以咬人。』
後來,我們就母女三人躺在床上繼續一起玩。
最令我驚訝的事情此時發生了,
蘋果玩著玩著,竟然就摟著妹妹說:『妹妹對不起,姊姊剛剛咬你。』
就這樣在沒有人要求蘋果的情況下,蘋果自發性的對妹妹說了好幾次對不起。
這真的讓我非常非常感動。
因為,媽媽要求說的對不起,
可能帶有媽媽要求的壓力在,讓蘋果有必須就範的感覺,
但是,自發性說的對不起,
對一個三歲孩子來說,那是真正發自內心的道歉與不捨。
看著蘋果的這些反應,
我突然覺得自己當下沒有立刻指責或懲罰蘋果是正確的,
看著蘋果咬了妹妹一口的我沒有立刻罵她,
我只是試圖用同理心的出發點讓蘋果了解:原來這些舉動會讓別人帶來不舒服的感覺,
然後讓蘋果發自內心的學習到感同身受的重要。
帶著兩個孩子的生活中,年幼的那個往往會激發父母的疼惜照顧之心,
但是,
其實大小孩的心有時候更脆弱、更需要被了解與關懷,
也因為這樣,我在處理兩姊妹的互動問題上,也格外謹慎面對。
將近三歲的蘋果已經可以準確的表達自己的看法與感覺,
所以,我不會先貿然用我自己的判斷去進行結果論式的教導,
我會先跟蘋果溝通與討論。
有一次忘了發生甚麼事,不過也是蘋果做出讓我覺得不妥當的行為,
當時我先問了蘋果為什麼要這樣做,
蘋果就主動的用有點委屈的口氣告訴我:『可是我不是故意的嘛~』
蘋果的回答讓我覺得驚訝,
但我也很慶幸自己沒有先入為主的主觀判斷就懲罰她。
於是我就告訴蘋果:『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了,但是,不是故意的還是會讓別人不高興阿~
所以請你下次一定要更小心,可以嗎?』
當兩個孩子的媽媽,要學習的真的好多好多。
感謝這兩個孩子,讓我在當媽媽這個角色的過程中也跟著她們一起成長,
這種感覺,真的很美好阿~
圖說:蘋果一直很想玩糖果妹的新玩具,糖果妹抱著姐姐的手對我一臉求救的樣子,超有趣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