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物極必反」,這四個字用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上上也非常貼切。
每當我開始覺得我的孩子真是乖極了、根本就是天使一樣,
那就表示,漸漸要邁入下一個不穩定期了~哈哈哈哈!
蘋果乖了好久,
所以,也該是她漸漸進入不穩定期的時刻了。
蘋果這樣大概半個多月了,
有時候她會故意惹惱我,有時候會找藉口,
有時候會不停重複的提出我不可能同意的要求。
甚至連以前明知道絕對不能做的事情,現在偶而會『故意』去做。
這時候,我自然又要請出信誼的你的三歲孩子寶典來重新調整我的心情了。
書裡提到這個年紀容易有些退化行為,
在我們家,因為糖果妹的存在,退化行為自然也無可避免。
像是吃飯,
運氣好或小姐心情好的時候,蘋果可以自己獨立吃完一大碗。
但是有時候她吃了一半,就會剩下一半要爸爸媽媽餵。
如果是只有蘋果一個孩子,我也許會比較堅持的要她自己吃完,
但因為糖果妹吃副食品的時候也是要我餵,
所以我願意在這個階段滿足蘋果想要被媽媽照顧的需求,
姑且就餵她吃剩下的飯菜吧~
除了吃飯之外,蘋果也開始學妹妹吃手。
這個階段的孩子,有時候會用吃手、啃指甲之類的行為來掩飾內心的不安。
因為蘋果知道吃手是不行的,
所以當我提醒她,她會很羞愧或很尷尬的放下。
只是,這個問題很難改,
尤其病從口入,所以讓我覺得很無奈,
只好儘量病毒崩狂噴狂消毒手,希望她可以趕快度過這個狀態。
在情緒、身體各方面都進入不穩定期的這個階段,
出門在外面自然也會遇到親子僵持不下的狀況。
像今天蘋果就堅持要自己在超市推菜籃推車,
今天人潮多,我很怕她推車會撞到別人,
我跟她說明了不能推車,但蘋果就是不願意接受,
而且她知道我討厭她在公眾場合大哭還明知故犯,
所以我就當場請爸爸抱起她、帶她去停車場開車回家並告訴她:
『因為你在外面大哭,所以你必須回家。
如果下次你還是這樣,那你就只能回家,
因為用哭哭吵鬧來處理事情的小朋友沒有資格享受她想做的事。』
在車上,蘋果先是哭著說她不要回家,
後來乾脆安靜生悶氣,最後總算認命接受了。
三歲三個月~九個月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會有對父母權威的挑戰的行為,
甚至會利用激怒父母的方式企圖闖關成功,
所以當蘋果想要做的事情無法達成而生氣的時候,
只要我用平靜冷靜的態度面對她,往往會比憤怒責罰來的有用。
像蘋果有時候想要看DVD,但我不想讓她看的時候,
我會告訴蘋果:『蘋果來~媽媽跟你說.......』
每當我這樣說的時候,蘋果就知道我是要好好跟她解釋,
大概有八成左右的機率她會願意過來與我理性溝通,
但若是我嚴厲的說:『我說不行就是不行』時,她反而會更加怒氣沖天的生氣抓狂。
不過也是有怎樣都說不清,盧到最高點的時候,
雖然這樣的情況極少,只有三四次,
但我只好請蘋果罰站面壁思過了。
大部分時候她會手舉高貼牆壁罰站,
但當蘋果耍賴連罰站都不肯時,那我就會坐在旁邊要她罰跪了,
不過這也只發生過一次,
後來蘋果都會跟我說:『媽媽,你好好跟我講,不要罰跪。」
因為我經常會跟蘋果說:『媽媽不想罵你、懲罰你,媽媽好好跟你說了,你要聽阿~』
其實,好好跟孩子講,
就跟書裡所建議的『用和緩的態度來引導孩子面對不安』是一樣的道理
三歲半的孩子對於恐懼、不安、害怕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正因為她們開始體會面對這樣的負面情緒,
所以她們無法像過去那樣無所畏懼。
這時候,父母扮演的穩定、安定的腳色,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信誼的你的三歲孩子裡提到一段話,讓我心有戚戚焉:
千萬記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敵人,
當孩子表現最壞的時候,
也常是她最需要幫忙的時候。
她並不是故意要那麼頑皮,
而是在生理發展、身體機能的運行上是這個樣子,
她沒有辦法控制,因此,你更得幫忙她。
這段話是我被激怒時經常想起的一番話,
也分享給跟我一樣有這番需求的家長。
正因為孩子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她能體會感知的比從前更多了,
所以她需要的安全感也比從前更大。
只是對三歲半的孩子來說,
越是親密的相處對象,越是她情緒壓力釋放的發洩出口。
就像我們常說,我們常常對最親密的家人表現出最真實的自己一樣。
孩子們多半會以主要照顧者作為她所有情緒的發洩出口,
因此,如果真的衝突很大的話,
書裡也建議讓孩子去托兒所或是幼稚園,
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喜歡跟其他孩子一起玩、一起工作,
學校也能提供更多不同的活動,
不只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消耗孩子的體力,也讓父母親可以稍微喘息。
再來就是,你的三歲孩子書裡也建議在孩子不鬧情緒的時候,
騰出時間多陪她玩,建立良好的關係。
這可以讓這個比較敏感時期的孩子感受到更多的關心、愛與認同。
這個部份我格外有感覺到成效,
雖然糖果妹的加入讓我變得更加忙碌,
但只要我能儘量撥空多念幾本故事書、多陪蘋果去溜滑梯玩耍,
蘋果的情緒穩定狀況也就會更好,
只是,我能上網、寫網誌的時間自然也就被剝奪的更少去了~
當孩子進入不穩定期,
與其跟她正面衝突、硬碰硬的爭執吵鬧,
我寧可去找書出來提醒自己:孩子正在經歷甚麼樣的階段、面臨甚麼樣的不安與恐懼,
我相信,
一個經常被同理對待的孩子,她也會自然而然的養成對別人有同理心的習慣。
雖然也是會有很氣、很沒力的時刻,
但是媽媽我會儘量提醒自己,
深呼吸、吐氣,
用能做到最平靜的態度和孩子一起度過不穩定的這個階段,迎接下一個天使時期的到來。
【蘋果媽的延伸閱讀】
1. 好書推薦:你的一歲孩子
留言列表